文/徐世平 闻到阅读
是否同意“1900-1945年间,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”。
前两天,看到这个香港中学生考试题目,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。
材料绝口不提侵华战争,一边倒地显示日本对中国的“援助”
这个考试的名称是“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历史科试卷”。这样的考题,居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香港中学生的历史考卷之中,让人瞠目结舌。这样的考题,这样的教育,培育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的,也就一目了然了。前阶段,香港年轻人闹事,“废青”之多,甚至不可理喻,本来很不理解。现在看到这样的历史考题,才突然有所感悟。
考试考试,顾名思义,就是考一考、试一试。考试检验什么,无非是教育品德、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。其中,德是第一位的。没有德的教育,甚至还毒害年轻人,应该谴责和唾弃。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特别看重历史教科书的原因之一。什么叫误人子弟,这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看看这个考题,它究竟想传递什么价值观?
时间:1900年到1945年,
论点: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。
稍有历史常识的人,都知道这段时间,日本对中国干了什么。我们不妨简单拎一下。
1900年,八国联军攻占北京,其中最卖力的两个国家,一个是德国,再有一个就是日本,而且日本派出的兵员最多。
1904年到1905年,日本与沙俄,两支外国军队在中国东北大打出手,造成几十万中国人流离失所, 数万生灵被杀。
1918年,巴黎和会之后,取代德国在中国的利益,积极图谋霸占胶州湾,也是日本。
1931年,侵占东北全境,扶持满洲国,政治压迫,经济掠夺,推行殖民统治,建立臭名昭著的731部队等等,也是日本。
1937年到1945年,全面侵华战争,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致使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,也是日本。这个期间,香港也曾受到侵略,大英帝国的军队,纷纷举手投降,百姓受苦,“孤岛不再”。
这段时间,日本干的坏事,可以说数不胜数。这几乎就是历史的定案,完全不需要讨论。现在,香港考评局某些人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,竟然采用这个题目来考涉世未深的中学生,实在是用心险恶。
当年的汪伪政府要员,比如汪精卫、陈公博、周佛海之流,倒是称赞过日本对中国的贡献。也有一些汉奸文人,自甘坠落充当日本走狗,写下不少的文章,试图说明日本侵华的目的,是为了拯救中国而免受西方列强的侵略。香港有些人,而且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,他们居然说出日本侵华利多于弊的话,这与汉奸文人又有什么两样?
香港回归中国已有二十多年。三年前,我曾赴港专访首任特首董建华先生。董老先生说过一句话,印象极其深刻。他说,香港回归二十年,成绩是有目共睹的。但是,我们还有三件事没有做好。哪三件事呢?他说,一是教育,二是媒体,三是司法。我非常钦佩董先生的远见卓识,看问题的尖锐深刻、入木三分。我们仔细想想,香港的风波根源,恐怕都同这三件事情有关。香港是回来了,但是人心未必回来。教育、媒体、司法,他们的价值中枢,并没有回归。显然,这三样东西,对香港人、特别是年轻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。
令人欣慰的是,香港现任特首林郑月娥已明确表示,教育是树德立人的事业,要有人把关维护教育的质量。她还引用了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话称,“教育崩溃足以摧毁一个国家”。
每一个中国人,包括香港同胞,都应该勇敢站出来,决不能容忍香港某些人为日本侵略者张目。同时,我们也呼吁,香港的教育界应该认真思考年轻人的教育问题,既不能误人子弟,更不能把人带歪了,往火坑里推。倘若如此,无异于作恶,人神共愤。
【作者介绍】
徐世平,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本科,任职上海新民晚报社18年。2000年参与筹建东方网,任东方网副董事长、总编辑。2004年任上海市新闻办副主任兼网宣办副主任。现任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、总编辑。
武汉市社保公积金政策咨询、申报、缴纳、转移、账户管理等一系列代理服务,电话:15327111986

1F
对于历史事件应该有不同的解读,一种声音不是一个正常社会应该有的状态。应该允许“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给哈姆雷特”!
2F
赞同王照伦先生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