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当时他们承诺了‘三包’,也没有”。邹路找到柒零肆,对方却说:“你用都用了,我们怎么换?”
事实上,协议中未承诺对换购商品进行“三包”。当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,学生要找供货商、生产商解决问题,柒零肆只需配合维权。
还不了的高额逾期费
虽然不愿意,邹路还是用现金按时还了款。
2017年初,换购约半年后,柒零肆说他之前欠了五六块没结清。按约定,逾期费以贷款总额而非欠款金额计算,乘以日千分之五的费率,邹路要多还3000多。
邹路很纳闷,他每月按时充钱还款,为什么还是差了几块钱?他记得协议上写着“逾期10天将通知用户还款,超过30天将收回商品”,为什么隔了半年自己才收到通知?
邹路打开App看了好多遍,还是找不到哪里出了问题。他想找出协议和他们对峙,才想起底单被收走了。他直接冲到了柒零肆在贵阳的办事处,却发现人去楼空。
邹路不甘心,又给柒零肆打电话,要求给他一个多还钱的理由。对方说“好,我马上给你一个理由”后,电话被挂断了。
过了一会儿,不明所以的邹路听到同学叫他:“邹路,你欠谁的钱了?”原来学校贴吧首页飘着一个帖子,催他还钱。帖子里是邹路手持协议和身份证的照片,配文是“这就是还款的理由”。
这之后,邹路联系过柳州银行想直接还款,被拒绝。“当时我很绝望,心理压力有宇宙那么大”。他给催收人转了3000多。
2017年初,李欢发现App无法充值,还款无法操作。他找到南昌柒零肆分部后发现工作人员都不见了,车库大小的办公室空空如也。
之后,李欢频繁收到QQ、短信的催收信息,通知他还要还8000多元。李欢跟他们理论,对方没说两句就开始喷脏话。催收的人还进了李欢的班级QQ群,公开说他欠钱。
新京报采访的多名学生认为,邹路、李欢经历的正是柒零肆的“套路”:故意不提醒还款或制造问题让学生无法还款,以产生高额逾期费;之后再用公开欠款信息等方式催收。
学生们说,他们拿着手机盒、身份证和协议拍下的照片被P上了“欠钱不还”等字样,以邮件形式发到学生本人、家长、同学手上,有的还上了贴吧等公共平台。
为此,新京报记者联系了柒零肆董事长王某,询问是否存在上述问题。王某拒绝回应。
为了不被催收,部分学生前往派出所报案。但警方认为,学生与柒零肆的矛盾属于经济纠纷,不好管,并提醒他们“如果柒零肆恶意催收可以直接报警”。
没多久,李欢的耐心就被磨尽了。他收到催收的消息就删除,拉黑了所有跟柒零肆有关的人。“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,要我还那么多肯定是不可能的。”
不应诉的学生将被缺席审判
5月15日下午,西乡塘法院的送达公告被贴在了李欢在浙江的奶奶家门口。
看到这张薄薄的A4纸,奶奶蒙了一下后迅速撕下,赶到李欢家。
“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。”李欢说,当时他还没下班,看到公告上的“联系人韦某彬”和电话就气冲冲打了过去。电话那头却说“韦某彬调走了”。
冷静下来后,李欢到西乡塘法院官网查询了自己的诉讼信息,上面显示,他的案子本该在4月开庭,现在延期了。他不敢面对家人,故意在外面挨到十二点多才回家。一开灯,发现奶奶端坐在沙发上,满脸愁容。
武汉市社保公积金政策咨询、申报、缴纳、转移、账户管理等一系列代理服务,电话:15327111986

评论